你有聽過掠奪性期刊 (Predatory journal) 嗎?這是近年來正在毀壞科學界的兇手之一!
我們都知道,假新聞會誤導大眾甚至造成大家對事件的誤判;而科學研究也常見到假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上。為了避免假研究的發生,投稿時的同儕審查 (Peer review) 就顯得格外重要(也就是讓 2-4 位專業的同行來看看你的研究夠不夠格發表,且會提出許多問題希望研究人員補強實驗或修改內容後才可接受發表)。
發表後,為了讓更多科學家們能有公開討論(監督與審查)的機會,2012 年所成立的 Pubpeer1 成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通常研究者(該研究的作者)會在討論串下做出回應解釋,小的錯誤會進行勘誤修正(Erratum),嚴重違反學術倫理者甚至撤稿(Retract)。若是違反學術倫理,除造成研究者本身及所屬單位聲譽損害註1,也將誤導大眾及科學發展,並使更多研究人員投入後續研究造成資源浪費。
而同樣是科學期刊,掠奪性期刊又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研究者的心血結晶 ── 期刊論文
期刊就是所謂的「科學雜誌」。將來自世界各地投稿的研究文章經過審查,再經投稿者修改後匯集,以定期的時間出版刊登發表,讓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獲得新知並促進科學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研究的領域越分越細,且不斷產生新的學門,也使得期刊的數目不斷的增加。
許多商人也嗅到了這股商機,進行相關投資、創立期刊。期刊本身就是一個低成本高獲利的事業,研究者自己花了大筆金錢進行實驗研究,將成果撰寫成文章後投稿到期刊,一旦被接受後就需要付錢給該期刊發表,而一般訂閱期刊也向讀者索取費用註2,所以期刊出版社公司是個穩賺不賠的事業。
然而有些人的目的就只是賺錢而已,因此對於科學的嚴謹度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能吸引研究者不斷投稿,然後快速地接受發表就能為公司賺進許多鈔票,而這類期刊就是屬於「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掠奪研究者的金錢與所付出的時間,發表在品質低落的期刊上,能見度低又無任何益處。
讓大家意識到掠奪性開放存取期刊的是 Jeffery Beall(美國圖書館學家)。在 2008 年,他突然收到許多封 E-mail,內容多半為新期刊要求他投稿或是加入編輯群的內容,許多信件還出現了明顯的文法錯誤 3,於是他蒐集了許多疑似掠奪性期刊的出版社,並彙集成著名的 Beall’s List 4名單提供科學家在投稿前進行評估。
該怎麼分辨掠奪性期刊?
那要如何區別是一般開放存取(正常)期刊或是掠奪性存取(假)期刊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加拿大 Larissa Shamseer 博士在 2017 年針對生物醫學領域的 93 個掠奪性開放存取期刊(根據 Beall’s List 所選)、99 個一般開放存取期刊、100 個訂閱期刊(讀者需付費才可閱讀文章),分成三組進行系統性比對分析5。
結果發現,在掠奪性期刊的網路首頁中,66%(61/93)的期刊出現錯字、63%(59/93)的期刊使用未授權的圖片,明顯高於一般開放存取期刊(6% 和 5%)及訂閱期刊(3% 和 1%)。33% 的掠奪性期刊使用錯誤來源的 Impact factor(影響係數);66.73% 的掠奪性期刊,其編輯群(負責期刊的科學家)所屬單位無法確認,而一般開放存取期刊與訂閱期刊分別為 2% 與 1%。
此外,掠奪性期刊的刊登費用平均約為 100 元美金,較一般開放存取期刊平均的 1865 元美金與訂閱期刊平均的 3000 元美金,明顯低了許多。而關於掠奪性期刊的聯絡地址,有 75% 位於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國家,一般開放存取期刊與訂閱期刊則為 19.56% 及 0%。
最後,作者列出了 13 點掠奪性開放存取期刊常見特徵:
- 雖然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但也可投稿非生醫相關的題目。
- 期刊網站包含錯字及文法錯誤。
- 圖片模糊不清,想假裝成某種期刊或是使用未授權圖像。
- 網頁文字專門誘騙作者。
- 引用錯誤或不具意義的影響係數(Index Copernicus Value)在其網站上。
- 缺乏對於投稿流程的描述。
- 被要求以 E-mail 進行投稿。
- 保證快速刊登發表。(缺乏嚴謹的同儕審查)
- 沒有撤稿流程機制。
- 沒有資訊說明該期刊如何數位化的保存發表的稿件。
- 收取發表刊登費用較低(<150 美金)。
- 沒有說明著作版權歸屬。
- 期刊通訊 E-mail 並非專業或期刊網域(例如為 gmail 或 yahoo 信箱)。
怎樣的研究者會被掠奪性期刊盯上呢?
什麼樣的人會是掠奪性期刊的目標呢?
- 有過發表的研究人員,尤其以通訊作者為主(在過去發表的文章上可取得其 E-mail 等通訊方式)
通常掠奪性期刊會定期的寄送 E-mail,邀請投稿、當審查人員(reviewer)或是編輯人員。除了有免費志工人力外,藉此來提高自己期刊的地位與聲望。 - 需要快速發表的研究人員
有些研究人員為了特定目的、升等或工作需求,需要盡快有發表。(這類期刊無法被科技部或醫院認可,所以發表了也毫無意義。) - 不知情的研究人員
單純不知道何謂掠奪性期刊,又沒加以防範。
如何抵制掠奪性期刊?
也許投稿掠奪性期刊的人是被害者,我們要如何抵制掠奪性期刊呢?
拒絕投稿至掠奪性期刊、拒絕協助審查文章、拒絕作為期刊編輯群、取消掠奪性期刊的郵件列表(避免接收訊息)、只投稿至學術聲望良好的期刊。
掠奪性期刊的暴增,也間接扼殺了許多有心經營新期刊的出版社,使得舊有的大牌的出版社更為龐大甚至可能造成壟斷。
因此,許多有心經營的期刊或出版社,為了增加自己的嚴謹度(可信度)及能見度,也慢慢地求新求變,例如:要求研究人員提供原始數據、公開審查者與研究人員修改回復之信件(表示有嚴謹審查並使文章內容更加完整)、增加科學文章的曝光度(利用不同平台與媒體傳播等)、提供美編及簡易圖示等等。
畢竟掠奪性期刊的目的是賺錢,不可能會提供這麼多額外的服務(多一份工都會減少獲利啊~),因此這些點也可作為辨別是否為掠奪性期刊的依據。而研究單位也需加強研究人員教育,並應要求研究重質而非重量。
然而,掠奪性期刊也會不斷的進步模仿,甚至像病毒般突變,讓人無法分辨真偽,不可不慎!
想投稿,請認明「好期刊」
那就投稿到好期刊不就好了?何謂好期刊?
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查詢美國 Clarivate 公司的 JCR web資料庫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on the Web)6,其收錄了超過 3000 家出版社及 10000 多種期刊,每年也會在六月底更新各期刊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IF)以及該期刊在特定學科的排名。
學術聲望高的期刊,除了影響係數高及排名好之外,還包含歷史悠久的期刊。這類期刊非常嚴謹且不缺稿件,而編輯群通常又是各領域的專家,所以如果研究沒有很好的新穎性或完整度,通常都會被拒稿(Reject)。但因為許多研究者沒有充足經費人力,可以完成好研究投稿到好期刊,所以也才會漸漸地衍伸出許多小期刊甚至掠奪性期刊來滿足研究者發表的需求。
講這麼多,到底要看或投那些期刊?
- 投高 Impact factor 或學科排名(ranking)好的期刊。(可參考 JCR 資料庫)
- 看看自己研究領域的專家都投那些期刊。
- 選擇老牌且歷史悠久的期刊。
- 多看看該領域不同期刊的文章,並自行判斷各期刊文章品質。(提升自我判斷能力)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身為科學的愛好者,就需要能夠辨別科學內容的真偽。透過好期刊裡的科學文章,吸取寶貴的知識!
註解
- 撤稿的科學文章也可於 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 查詢。
- 但亦有例外,開放存取 Open access 期刊則可讓讀者免費讀取。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PubPeer
- The 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
- Investigating journals: The dark side of publishing
- BEALL’S LIST
- Shamseer, L., Moher, D., Maduekwe, O. et al. (2017) Potential predatory and legitimate biomedical journals: can you tell the difference? A cross-sectional comparison. BMC Med, 15, 28 .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17-0785-9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uly 28, 2020 at 11:35AM
https://ift.tt/2CLH9X7
投稿之前停看聽,認識正在毀壞科學界的「掠奪性期刊」 - PanSci 泛科學
https://ift.tt/2Yf2wHZ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投稿之前停看聽,認識正在毀壞科學界的「掠奪性期刊」 - PanSci 泛科學"
Post a Comment